因此,今年我国经济将延续2012年四季度温和回升的态势,全年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的走势,这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复苏是有利的。
瑞银证券预计,在钢价季节性上涨、日均钢产量环比提升、3月初钢厂可能开始新一轮补充原材料库存的共同作用下,未来2个月焦煤价格将小幅上涨,而现货价格的提升将有助于形成较高的2季度合同价格。虽然春节过后首周螺纹钢期货下跌5%,而焦煤期货下跌10%,但东方证券表示,从历史来看,新年伊始钢价一般都会出现下跌,这并不能说明年后需求不好。
广发证券(000776,股吧)表示,2月粗钢产量维持高位,预计3月伴随投资旺季到来,粗钢需求环比将有所改善,加上目前中小煤炭企业复产进度缓慢,两会期间受安检因素制约,炼焦煤供给整体或仍将维持偏紧状态。不过,3月各地产能释放并不充分,且临近4月大秦线检修、新一轮补库存等时间点,预计动力煤价格即使出现下跌跌幅也不会太大。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受流动性收紧、地产调控政策以及风险偏好下降影响,市场短期压力较大,但仍可在调整中布局,关注基本面改善逐渐兑现带来的投资机会。根据2月上旬的粗钢产量数据,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98.89万吨,环比上涨4.4%,显示下游需求较好,钢-焦-煤产业链仍在改善。此外,澳洲气象局预测,世界最大的单一焦煤出口地、占全球海运总供应量40%的Bowen盆地地区,今年的降雨量有55%-60%的可能将高于中位数水平。
事实上,焦煤价格不仅仅将受到来自国内需求的支撑,海外供给的持续短缺也将在短期内支撑焦煤价格。不过,随着钢铁行业消费旺季到来,炼焦煤市场的前景最被看好。最近一年多,黄腾却频繁出现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行程安排的重点之一则是考察美国页岩气发展的新变化。
从中煤出来后,他成为一家煤炭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常年辗转于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印尼等与中国煤炭贸易较为频繁的国家。资料显示,其过去两年煤炭净出口增长率超过25%。管清友分析,我国发电企业近七成是火电,如通过页岩气开辟丰富的新资源,对电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在原料上有更大选择权,其对煤炭企业就多了一个谈判砝码。
未来美国这么大的煤炭生产能力和潜力怎么消解?肯定是要加大对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量。黄腾认为,美国西部港口通道一旦建成,更多廉价煤炭资源会流向亚洲,而印尼和澳大利亚的煤炭增产仍在继续,2013年中国仍可维持2.5亿吨以上的进口规模。
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2012年美国继续增加全球海运煤炭供应,成为助推国际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的重要因素。规模化生产导致天然气价格从2006年的14美元/MMBtu下跌至2012年不足2美元/MMBtu管清友分析,我国发电企业近七成是火电,如通过页岩气开辟丰富的新资源,对电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规模化生产导致天然气价格从2006年的14美元/MMBtu下跌至2012年不足2美元/MMBtu。
在11亿吨左右的总产能中,2011年净出口量为940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12.5%。黄曾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任职煤炭出口第一业务部总经理,直接负责或参与煤炭出口的相关谈判。在2011-2015年美国新规划的电厂中,以煤炭为燃料的占比分别为19.03%、18.31%、2.42%、6.28%和0.49%,而天然气为燃料的电厂在2011-2015年的规划中平均占比为54%。未来美国这么大的煤炭生产能力和潜力怎么消解?肯定是要加大对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量。
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刘冬娜告诉《英才》记者,美国出口传统市场是欧洲地区,2011年占比为50.29%,亚洲地区占比为25.67%。目前,中国页岩气仍处开始起步。
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交织,美国煤炭企业开始集体遭受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纵使依最贵的运费50美元/吨,到中国可以控制在至多100美元/吨以内,这与国内现价相比,每吨仍至少便宜几十元人民币,更关键的是,美国煤炭多是露天煤矿,不同煤质的开采成本相同,所以卡数并不与价格相挂钩,使其在成本方面更加具竞争力。
他判断,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将进一步挤占其国内煤炭消耗的空间,美国会逐年增加煤炭的出口量,并对全球煤价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页岩气大量开发和应用,有助于抑制煤炭价格上涨。美国的页岩气产量从2006年的311亿立方米,迅速提升到2011年的1800亿立方米,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5%。这意味着,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小。黄腾介绍,美国煤炭的坑口价格在7-10美元/吨,加上20多美元/吨的运输费,FOB价格约在40美元,且有赚头。但由于欧洲市场不济,美国煤炭企业开始转向亚洲市场,而中国的用户成为其重点公关对象。
而美国煤炭的低价出口,正值煤炭市场上需求已显不足,价格却仍未调整的敏感时刻,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保住市场份额,俄罗斯、南非、澳洲、印尼等地的煤炭供应商也只得跟着大幅降价。美国能源当局分析,页岩气正在取代煤炭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美国第二大能源资源。
冲击波冲击很可能逐渐加大,刘冬娜告诉《英才》记者,尽管相对于中国每年近40亿吨的煤炭消费和2亿吨的煤炭进口而言,目前从美国进口的占比不算大,但正因为基数小,未来进口的空间非常大。对比中国国内煤价,美国的煤价具有较大优势。
虽然一些迹象已逐渐明显,但黄腾认为才刚刚开始。不过,目前绝大部分煤企似乎对此并不敏感。
最近一年多,黄腾却频繁出现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行程安排的重点之一则是考察美国页岩气发展的新变化。近年从美国掀起的页岩气革命在迅速改变其国内能源结构的同时,对全球煤炭价格的间接影响亦在2012年初露端倪。但随着页岩气产量大幅增长,二者的比价在2010年开始降至2以内并继续下滑,而到2012年,二者的比价已经低于1。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气储量有24万亿多立方米,中国则有36万亿多。
作为煤炭产业的隐形杀手,美国页岩气的风吹草动,已经让全球煤炭市场同此凉热。中国过去进口的主要是来自俄罗斯、印尼、澳大利亚的煤,但最近一年,由于受页岩气革命的冲击,美煤凭借价格优势向中国加大出口的势头已经很明显。
美国的燃煤发电比重已经从2011年同期的46%跌至2012年的37%。美国煤炭消费中,电力部门占比为93%左右,焦化占比2.01%,其他工业占4.63%。
就这样,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以蝴蝶效应成了中国国内煤价调整的外围触发因素。黄腾向《英才》记者介绍,2010年之前,单位天然气的价格通常是煤价的2倍以上。
在已经完成的两轮页岩气招投标活动中,只有神华、中煤和广汇股份等少数煤企参与,倒是五大电力集团和一些地方电企显得积极主动得多。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2012年美国继续增加全球海运煤炭供应,成为助推国际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美国仍在陆续关闭大量的、服役多年的15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打压煤价黄腾将美国页岩气的发展称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一个来自纽约的基金经理人对我说,2年前,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页岩气会发展得如此之快,更想不到的是它对煤炭的替代速度。
业内人士估计,2012年美国输入中国煤炭增长在150%左右。在页岩气的挤压下,煤炭需求大幅下降,煤价大幅下跌,加上未来需求预期堪忧,加大出口成为美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煤炭生产国的强烈诉求。
资料显示,其过去两年煤炭净出口增长率超过25%。黄腾认为,美国西部港口通道一旦建成,更多廉价煤炭资源会流向亚洲,而印尼和澳大利亚的煤炭增产仍在继续,2013年中国仍可维持2.5亿吨以上的进口规模。
黄腾向《英才》记者分析,澳大利亚、印尼的煤炭产量不过两三亿吨,这些国家对中国和世界煤炭市场的影响终究有限,而美国就不一样了,它的煤炭产能减少一半,耗煤产业再淘汰一半,还有好几亿吨煤可以出口。由于页岩气的爆发性增长,占天然气的比重翻了10余倍,2012已占到美国天然气市场总量的四分之一。